二
可是,对于勇猛不输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马超的孙坚,却选择带着数万兵马依附于袁术。
《三国志》:灵帝崩,卓擅朝政,横恣京城。诸州郡并兴义兵,欲以讨卓。坚亦举兵。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,坚过杀之。比至南阳,众数万人。
在汉灵帝驾崩后,董卓篡夺东汉王朝的大权。彼时,孙坚麾下有数万兵马,完全可以像曹操、袁绍、刘备等人一样割据一方。不过,孙坚却愿意被孙坚所驱使。究其原因,主要分为以下几点。一方面,这是因为汝南袁氏闻名天下,袁术实力过硬。虽然孙坚勇猛,手下又有数万兵马,但是,在东汉末年,想要起兵割据一方,无疑需要打出自己的旗号,尤其是能对士族拥有一定的号召力。比如刘备可以打出汉室后裔的旗号,曹操可以自称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。
与此相对应的是,孙坚则是寒门出身,不仅缺乏宗室力量的支持,也没有足够的号召力。但是,孙坚没有的东西,袁术正好拥有。众所周知,袁术出自“四世三公”的汝南袁氏,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,又是讨伐董卓的主要力量,这无疑和孙坚形成了互补的关系。
三
袁术举孝廉出身,拜为河南尹、虎贲中郎将。董卓进京后,拜袁术为后将军,畏祸出奔南阳郡。初平元年(190年),联合袁绍、曹操等关东诸侯,联兵讨伐董卓。一定程度上,如果没有袁绍、袁术的号召力,讨伐董卓的联盟是很难组成的。另一方面,投奔汝南袁氏的袁术之后,有助于提升孙坚家族的层次。东汉末年,孙坚被东汉朝廷册封为长沙太守。可是,成为太守之后,孙坚依然被荆州刺史王睿等人所鄙视,而在孙坚的身边,也缺乏世家大族的势力,这让孙坚意识到长此以往,终究难以成就大事。
但是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等到孙坚追随袁术后,我们看到孙策交游的都是周瑜、张昭、张纮等出生于士族的名士,这让孙坚家族的层次获得了明显的提升。换而言之,在跟随袁术之后,孙坚、孙策可以获得一个和士族交往的平台,这无疑有助于孙策、孙权之后招揽出自士族的人才。
四
最后,除此之外,孙坚选择投奔袁术,也是因为其杀害了东汉王朝册封的官吏,需要一个新的归属。中平六年(189年),孙坚杀害了荆州刺史王睿。孙坚杀王睿之后,引军到达南阳,又将南阳太守张咨斩首。因为当时是天下大乱,孙坚的行为,没有直接引起东汉王朝的讨伐,但是,不管怎样,随意杀害荆州刺史王睿、南阳太守张咨等官吏的行为,无疑会让孙坚彻底得罪了东汉朝廷。在此之后,其他诸侯完全用这个作为借口,以此讨伐孙坚。
从这一角度来看,孙坚虽然拥兵数万,却没有足够的根基和地盘,所以投靠袁术之后,不仅可以获得新的归属,也有助于抵挡今后所遇到的风险。对于孙坚来说,在其依附于袁术时,天下主要就存在两大势力,一是董卓及其麾下的诸侯武将,二是袁绍、袁术兄弟及其盟友。因为袁术的地盘更加靠近孙坚,加上袁绍派遣周昂为豫州刺史,率兵袭取曾作为孙坚豫州刺史治所的阳城,这让孙坚投奔袁术,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不过,非常可惜的是,早在公元192年,孙坚就战死沙场之后,在此之后,孙策和袁术决裂,孙权又击败曹操,从而建立了三国之一的东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