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公文排版中,附件的位置在哪? , 请示公文中附件应写在什么位置

在公文排版中,附件的位置在哪? , 请示公文中附件应写在什么位置

附件×件”。置于主件之后,另起一页开始排印,与主件装订在一起。 公文如有附件,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,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“附件”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。如有2个以上附件,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。附件名称长需要回行时,应当与附件名称的文字对齐序号后面用小圆点。

在格式上,附件标识在正文后,成文日期或署名前的左上角,而附注则位于成文时间下方,主题词之上。附件的排版规范要求,如有多份附件,会用阿拉伯数字标注,且需保持名称对齐和序号的清晰。公文写作时,通常使用钢笔或毛笔,遵循左至右的横写格式,且纸张一般选择16开,左侧装订。总的来说,附件和附注在

公文附件的位置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。公文附件的位置是在公文正文的最后部分,但在成文的日期之前。这样的位置安排符合公文的标准格式和阅读习惯。具体而言,公文附件通常是指为了支持正文内容而附加的文件、图表或其他资料。这些附件可能包含详细的数据、背景信息或者其他必要的补充材料。它们在公文中的位置

2. 附件的位置:附件应位于主题词之后。主题词是对公文主要内容的简要概括,而附件则是为了支持或补充正文内容,提供详细的资料或数据。因此,附件通常放在公文的最后部分,方便阅读者查阅和使用。3. 附件的格式要求:附件的格式除了字体大小外,还包括标识、标题、页码等。附件的标识通常以“附件”二字开

1、附件应另面编排,并在版记之前,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。2、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。附件标题用2号宋体,加粗,居中编排。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。3、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: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字,编排于发文字号下空一行的位置,每个自然段

公文中的附件位置通常统一,紧跟在日期之后,无论公文形式是函还是通知。附件需另起一页编排,位于版记之前,与正文一同装订。"附件"字样以及附件顺序号使用3号黑体字顶格置于版心左上角,附件标题居中排列在第三行。附件顺序号、标题与附件说明应保持一致,且格式需与正文一致。如果附件不能与正文一同装订

所有公文中附件的位置的一样的,在日期之后。附件应当另面编排,并在版记之前,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。“附件”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。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。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。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。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,应

在公文排版中,附件的位置在哪? 1、在正文下空一行,左空两字标识“附件:XXXXXXXX(附件的标题)”,末尾不加标点符号。2、附件内容放在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,公文版记之前。3、关于公文 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,按照特定的体式、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,又称公务文件。无论从事专业工作,还是从事行政

在公文中,附件通常置于正文之后,并在正文中进行引用。附件是公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通常包括图表、数据、报告等辅助性文件,用于支持、补充或证明正文中的信息。附件的位置处理是公文格式的一个重要方面,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。首先,附件应该置于公文正文的最后。这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,使

公文中附件的位置是在正文的下面。1. 公文的基本结构:公文一般由眉首、主体、版记三部分组成。其中,主体部分包括标题、主送机关、正文、附件、成文时间(印章或签署)、附注。从这个结构中,我们可以看到附件是在正文之后,版记之前的位置。2. 附件的定义和作用:附件是公文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,其作用在

公文附件的位置是在公文正文内容之后,公文的结尾之前。具体解释如下:一、公文的基本结构 公文一般由标题、正文、结尾和附件等组成。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常包含与公文主题相关的图表、数据、文件等辅助材料。二、附件的位置 附件应该放在公文主体的下方。在公文正文内容结束后,紧接着就是附件部分。

公文附件的位置:位于公文正文之后。公文附件作为公文正文的补充材料,其位置通常紧随公文正文之后。在公文格式中,附件的位置十分重要,它不仅关系到公文的整体结构,也涉及到读者对公文内容的理解和使用。具体的公文格式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附件的位置要求。一般来说,公文附件应置于公文正文的下方。在公文正文的

公文附件在什么位置? 公文中附件的位置是在正文的下面。1. 公文的基本结构:公文一般由眉首、主体、版记三部分组成。其中,主体部分包括标题、主送机关、正文、附件、成文时间(印章或签署)、附注。从这个结构中,我们可以看到附件是在正文之后,版记之前的位置。2. 附件的定义和作用:附件是公文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,其作用

1、在正文下空一行,左空两字标识“附件:XXXXXXXX(附件的标题)”,末尾不加标点符号。2、附件内容放在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,公文版记之前。3、关于公文 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,按照特定的体式、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,又称公务文件。无论从事专业工作,还是从事行政

公文的附件应该放在公文主体的下方。公文附件的位置是在公文正文内容之后,公文的结尾之前。具体解释如下:一、公文的基本结构 公文一般由标题、正文、结尾和附件等组成。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常包含与公文主题相关的图表、数据、文件等辅助材料。二、附件的位置 附件应该放在公文主体的下方。在公文正文

首先,附件应该置于公文正文的最后。这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,使读者在阅读正文后能够方便地查阅相关的附件信息。将附件放在正文之后,也可以避免打断正文的叙述逻辑。其次,附件在正文中应该进行引用。在正文中引用附件时,一般使用“见附件”或“详见附件”等表述方式,并注明附件的编号和名称。例如,“为

公文附件的位置:位于公文正文之后。公文附件作为公文正文的补充材料,其位置通常紧随公文正文之后。在公文格式中,附件的位置十分重要,它不仅关系到公文的整体结构,也涉及到读者对公文内容的理解和使用。具体的公文格式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附件的位置要求。一般来说,公文附件应置于公文正文的下方。在公文正文的

公文的附件放在什么位置? 1.公文如有附件,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字体字标识“附件”,后标全角冒号和称。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(如“附件:1.×××”);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。2.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,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“附件”,有序号时标识序号;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。如

回答:.附件应该写在结束语之后,落款+时间之前,与正文之间空一行。另外:公文不是书信,不能用“此致敬礼”,请示可在结尾处用“以上事宜,妥否,请批示。”或者简单点“妥否,请批复。”之类的结束语。其他公文不需要此类结束语。附件的标准写法是——一个附件的:【与正文之间空一行】【前空两字符

所有公文中附件的位置的一样的,在日期之后。附件应当另面编排,并在版记之前,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。“附件”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。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。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。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。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,

公文请示的附件必须放在正文的后面,单独附加一份,并在附件首页的左上角明确标明"附件"字样。如果此请示需要多份附件,那么就必须注明:附件1、附件2、附件3等标注。根据公文撰写要求:重要性或重大问题、重大工程项目等请示公文,都是需要附加针对此之的补充材料。

公文中附件的位置,是在日期前;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,函和通知也是一样。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“附件”二字,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(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:×××)。如果有多个附件,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(如“附件:1. ×××”);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。

1、公文中附件的位置,是在日期前;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,函和通知也是一样。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“附件”二字,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(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:×××)。2、公文附件的标注位置,在正文之下,成文日期之上。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》(国家标准GB/T9704—20

如有附件,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“附件”二字,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。如有多个附件,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(如“附件:1. XXXXX”);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。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,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。附件应当另面编排,并在版记之前,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。“附件”

请示公文中附件应写在什么位置 1、在正文下空一行,左空两字标识“附件:XXXXXXXX(附件的标题)”,末尾不加标点符号。2、附件内容放在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,公文版记之前。3、关于公文 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,按照特定的体式、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,又称公务文件。无论从事专业工作,还是从事行政

在公文中,附件通常置于正文之后,并在正文中进行引用。附件是公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通常包括图表、数据、报告等辅助性文件,用于支持、补充或证明正文中的信息。附件的位置处理是公文格式的一个重要方面,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。首先,附件应该置于公文正文的最后。这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,使

公文中附件的位置是在正文的下面。1. 公文的基本结构:公文一般由眉首、主体、版记三部分组成。其中,主体部分包括标题、主送机关、正文、附件、成文时间(印章或签署)、附注。从这个结构中,我们可以看到附件是在正文之后,版记之前的位置。2. 附件的定义和作用:附件是公文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,其作用在

公文附件的位置是在公文正文内容之后,公文的结尾之前。具体解释如下:一、公文的基本结构 公文一般由标题、正文、结尾和附件等组成。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常包含与公文主题相关的图表、数据、文件等辅助材料。二、附件的位置 附件应该放在公文主体的下方。在公文正文内容结束后,紧接着就是附件部分。

公文附件的位置:位于公文正文之后。公文附件作为公文正文的补充材料,其位置通常紧随公文正文之后。在公文格式中,附件的位置十分重要,它不仅关系到公文的整体结构,也涉及到读者对公文内容的理解和使用。具体的公文格式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附件的位置要求。一般来说,公文附件应置于公文正文的下方。在公文正文的

公文中附件的位置在哪里? 公文中附件的位置,是在日期前;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,函和通知也是一样。

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“附件”二字,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(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:×××)。如果有多个附件,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(如“附件:1. ×××”);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。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,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。写成“附件1:”、“附件:1、”“附件一:”等都是不对的;另外附件回行采用自然段格式也是不对的。

附件说明之后,才是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,顺序不得颠倒。(如下图)

附件应当另起一面编排,不得与正文同面,但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。“附件”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,编排在左上角第一行,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第三行,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。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。(如下图)

拓展资料一、详尽的公文格式解析

公文标题字体

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体,副标题用三号楷体,一般不用加粗。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、宋体、仿宋体、华文中宋、黑体,用小二号、一号,这都是不对的。

2、标题位置、格式

红头文件(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,文件头一般为红色)的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或者两行位置,非红头文件的标题编排于页面第一行即可。

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、事由和文种组成。(发文机关单独一行)

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;回行时,做到词意完整,排列对称,长短适宜,间距恰当。多行标题排列使用正梯形、倒梯形或者菱形,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、中间短的沙漏形。

如果是呈报领导审阅批示的非正式发文纸质件,一般无报批页且领导又可能有大段批示,此类可以在标题前多空几行,多多留白,以供领导批示。

公文如果有副标题,副标题应当随破折号另起一行;另外,标题中不应出现书名号和引号(转发通知除外)。(如下图)

3、正文的有关要求

正文是公文的主体。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,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,编排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,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,回行顶格。这里着重强调下仿宋体字尽量用“仿宋_GB2312”(即国标仿宋),不要用“仿宋”,因微软自xp系统之后开发的win7、win8、win10系统的“仿宋”字体,将此类文档拷贝到xp系统,仿宋字体就变成了黑体。

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“一、”“(一)”“1.”“(1)”标注,不能逆向,这里尤其要注意一后面是顿号,1后面是点(实心的圆点),(一)和(1)后面无任何标点符号。特殊情况下可以做适当调整,一般第一层用三号黑体字,第二层用三号楷体字,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三号仿宋字体标注(多指小标题的字体)。这里,常见错误是滥用顿号,“(一)、”“1、”“(1)、”都是不对的。

正文涉及数字、年份的,一律不得拆行。

有多级小标题的法规性公文,第一层次编、章的序号及其标题(如“第一章总则”)用三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,上下方各空一行;第二层次(如“第一条”)用三号黑体字排印,后空一字接排正文(具体可参考“得道”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)。

单独的小标题,末尾不标注标点符号;小标题之后接着带正文的,末尾用句号。

5、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

发文机关署名应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。如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”的规范化简称为“国家发展改革委”。

成文日期应当用阿拉伯数字将年、月、日标全,如“2015年12月30日”,而非“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”。

6、联系人和联系方式

机关上报请示、发通知或公函,往往会留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,宜放在“发文单位、成文日期”下方空一行,居中排列,并用括号,联系人与电话之间用逗号隔开。(如下图)

7、关于文种

按照现行的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,公文种类有15种(以往的规定是13种已作废),分别是决议、决定、命令(令)、公报、公告、通告、意见、通知、通报、报告、请示、批复、议案、函、纪要。文种具体用途和范例详见老笔头公众号第二篇原创文章,在此不再赘述。

总结、要点、方案、计划、安排、规划、建议和答复,都不属于正式的公文文种,但实际工作仍需经常用到。

报告主要适用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、上级机关汇报工作、反映情况、回复询问。请示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、批准。报告是陈述某一情况,请上级阅知。请示是提出请求事项,请上级予以答复。报告的受文主体没有答复义务,请示的受文主体则有答复义务。

请示应当一文一事,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。绝对不存在《关于××××××的请示报告》,这是错误的,属于文种混用(具体可参考老笔头“得道”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)。

通报和函。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、批评错误、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,通俗的说好事、坏事都可以通报,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通报只用于批评;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、询问和答复问题、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,绝对不允许给上级机关发函,给上级机关要么是报告,要么是请示。

1、在正文下空一行,左空两字标识“附件:XXXXXXXX(附件的标题)”,末尾不加标点符号。

2、附件内容放在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,公文版记之前。

3、关于公文

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,按照特定的体式、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,又称公务文件。无论从事专业工作,还是从事行政事务,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政令政策、处理公务,以保证协调各种关系,决定事务使工作正确地、高效地进行。

公文如有附件,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“附件”,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。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(如:“附件:1.××××”);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。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,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“附件”,有序号时标识序号;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。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,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(或带序号)。

也就是:

正文。特此请示

附件:1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2……………………行政公文请示的结尾用“妥否, 请批示”还是用“妥否,请示”后面还需加句号吗 题目: 解答: 请示一般用于请求指示,结尾通常使用“妥否,请批示.”或“以上请示妥否,请领... 请示结尾语可用,还有:妥否,请批示(指示)等一、概述 1、重点掌握公文的概念和特...

1、在正文下空一行,左空两字标识“附件:XXXXXXXX(附件的标题)”,末尾不加标点符号。

2、附件内容放在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,公文版记之前。

3、关于公文

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,按照特定的体式、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,又称公务文件。无论从事专业工作,还是从事行政事务,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政令政策、处理公务,以保证协调各种关系,决定事务使工作正确地、高效地进行。

公文中附件的位置,是在日期前;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,函和通知也是一样。

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“附件”二字,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(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:×××)。如果有多个附件,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(如“附件:1. ×××”);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。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,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。写成“附件1:”、“附件:1、”“附件一:”等都是不对的;另外附件回行采用自然段格式也是不对的。

附件说明之后,才是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,顺序不得颠倒。(如下图)

附件应当另起一面编排,不得与正文同面,但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。“附件”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,编排在左上角第一行,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第三行,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。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。(如下图)

拓展资料一、详尽的公文格式解析

公文标题字体

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体,副标题用三号楷体,一般不用加粗。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、宋体、仿宋体、华文中宋、黑体,用小二号、一号,这都是不对的。

2、标题位置、格式

红头文件(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,文件头一般为红色)的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或者两行位置,非红头文件的标题编排于页面第一行即可。

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、事由和文种组成。(发文机关单独一行)

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;回行时,做到词意完整,排列对称,长短适宜,间距恰当。多行标题排列使用正梯形、倒梯形或者菱形,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、中间短的沙漏形。

如果是呈报领导审阅批示的非正式发文纸质件,一般无报批页且领导又可能有大段批示,此类可以在标题前多空几行,多多留白,以供领导批示。

公文如果有副标题,副标题应当随破折号另起一行;另外,标题中不应出现书名号和引号(转发通知除外)。(如下图)

3、正文的有关要求

正文是公文的主体。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,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,编排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,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,回行顶格。这里着重强调下仿宋体字尽量用“仿宋_GB2312”(即国标仿宋),不要用“仿宋”,因微软自xp系统之后开发的win7、win8、win10系统的“仿宋”字体,将此类文档拷贝到xp系统,仿宋字体就变成了黑体。

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“一、”“(一)”“1.”“(1)”标注,不能逆向,这里尤其要注意一后面是顿号,1后面是点(实心的圆点),(一)和(1)后面无任何标点符号。特殊情况下可以做适当调整,一般第一层用三号黑体字,第二层用三号楷体字,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三号仿宋字体标注(多指小标题的字体)。这里,常见错误是滥用顿号,“(一)、”“1、”“(1)、”都是不对的。

正文涉及数字、年份的,一律不得拆行。

有多级小标题的法规性公文,第一层次编、章的序号及其标题(如“第一章总则”)用三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,上下方各空一行;第二层次(如“第一条”)用三号黑体字排印,后空一字接排正文(具体可参考“得道”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)。

单独的小标题,末尾不标注标点符号;小标题之后接着带正文的,末尾用句号。

5、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

发文机关署名应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。如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”的规范化简称为“国家发展改革委”。

成文日期应当用阿拉伯数字将年、月、日标全,如“2015年12月30日”,而非“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”。

6、联系人和联系方式

机关上报请示、发通知或公函,往往会留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,宜放在“发文单位、成文日期”下方空一行,居中排列,并用括号,联系人与电话之间用逗号隔开。(如下图)

7、关于文种

按照现行的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,公文种类有15种(以往的规定是13种已作废),分别是决议、决定、命令(令)、公报、公告、通告、意见、通知、通报、报告、请示、批复、议案、函、纪要。文种具体用途和范例详见老笔头公众号第二篇原创文章,在此不再赘述。

总结、要点、方案、计划、安排、规划、建议和答复,都不属于正式的公文文种,但实际工作仍需经常用到。

报告主要适用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、上级机关汇报工作、反映情况、回复询问。请示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、批准。报告是陈述某一情况,请上级阅知。请示是提出请求事项,请上级予以答复。报告的受文主体没有答复义务,请示的受文主体则有答复义务。

请示应当一文一事,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。绝对不存在《关于××××××的请示报告》,这是错误的,属于文种混用(具体可参考老笔头“得道”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)。

通报和函。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、批评错误、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,通俗的说好事、坏事都可以通报,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通报只用于批评;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、询问和答复问题、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,绝对不允许给上级机关发函,给上级机关要么是报告,要么是请示。

公文中附件的位置,是在日期前;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,函和通知也是一样。

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“附件”二字,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(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:×××)。如果有多个附件,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(如“附件:1. ×××”);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。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,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。写成“附件1:”、“附件:1、”“附件一:”等都是不对的;另外附件回行采用自然段格式也是不对的。

附件说明之后,才是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,顺序不得颠倒。(如下图)

附件应当另起一面编排,不得与正文同面,但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。“附件”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,编排在左上角第一行,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第三行,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。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。(如下图)

拓展资料一、详尽的公文格式解析

公文标题字体

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体,副标题用三号楷体,一般不用加粗。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、宋体、仿宋体、华文中宋、黑体,用小二号、一号,这都是不对的。

2、标题位置、格式

红头文件(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,文件头一般为红色)的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或者两行位置,非红头文件的标题编排于页面第一行即可。

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、事由和文种组成。(发文机关单独一行)

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;回行时,做到词意完整,排列对称,长短适宜,间距恰当。多行标题排列使用正梯形、倒梯形或者菱形,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、中间短的沙漏形。

如果是呈报领导审阅批示的非正式发文纸质件,一般无报批页且领导又可能有大段批示,此类可以在标题前多空几行,多多留白,以供领导批示。

公文如果有副标题,副标题应当随破折号另起一行;另外,标题中不应出现书名号和引号(转发通知除外)。(如下图)

3、正文的有关要求

正文是公文的主体。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,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,编排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,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,回行顶格。这里着重强调下仿宋体字尽量用“仿宋_GB2312”(即国标仿宋),不要用“仿宋”,因微软自xp系统之后开发的win7、win8、win10系统的“仿宋”字体,将此类文档拷贝到xp系统,仿宋字体就变成了黑体。

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“一、”“(一)”“1.”“(1)”标注,不能逆向,这里尤其要注意一后面是顿号,1后面是点(实心的圆点),(一)和(1)后面无任何标点符号。特殊情况下可以做适当调整,一般第一层用三号黑体字,第二层用三号楷体字,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三号仿宋字体标注(多指小标题的字体)。这里,常见错误是滥用顿号,“(一)、”“1、”“(1)、”都是不对的。

正文涉及数字、年份的,一律不得拆行。

有多级小标题的法规性公文,第一层次编、章的序号及其标题(如“第一章总则”)用三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,上下方各空一行;第二层次(如“第一条”)用三号黑体字排印,后空一字接排正文(具体可参考“得道”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)。

单独的小标题,末尾不标注标点符号;小标题之后接着带正文的,末尾用句号。

5、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

发文机关署名应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。如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”的规范化简称为“国家发展改革委”。

成文日期应当用阿拉伯数字将年、月、日标全,如“2015年12月30日”,而非“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”。

6、联系人和联系方式

机关上报请示、发通知或公函,往往会留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,宜放在“发文单位、成文日期”下方空一行,居中排列,并用括号,联系人与电话之间用逗号隔开。(如下图)

7、关于文种

按照现行的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,公文种类有15种(以往的规定是13种已作废),分别是决议、决定、命令(令)、公报、公告、通告、意见、通知、通报、报告、请示、批复、议案、函、纪要。文种具体用途和范例详见老笔头公众号第二篇原创文章,在此不再赘述。

总结、要点、方案、计划、安排、规划、建议和答复,都不属于正式的公文文种,但实际工作仍需经常用到。

报告主要适用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、上级机关汇报工作、反映情况、回复询问。请示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、批准。报告是陈述某一情况,请上级阅知。请示是提出请求事项,请上级予以答复。报告的受文主体没有答复义务,请示的受文主体则有答复义务。

请示应当一文一事,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。绝对不存在《关于××××××的请示报告》,这是错误的,属于文种混用(具体可参考老笔头“得道”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)。

通报和函。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、批评错误、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,通俗的说好事、坏事都可以通报,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通报只用于批评;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、询问和答复问题、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,绝对不允许给上级机关发函,给上级机关要么是报告,要么是请示。

公文中附件的位置,是在日期前;不同的公文形式的附件所在位置是一样的,函和通知也是一样。

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“附件”二字,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(即一个附件的格式是附件:×××)。如果有多个附件,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(如“附件:1. ×××”);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。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,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。写成“附件1:”、“附件:1、”“附件一:”等都是不对的;另外附件回行采用自然段格式也是不对的。

附件说明之后,才是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,顺序不得颠倒。(如下图)

附件应当另起一面编排,不得与正文同面,但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。“附件”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,编排在左上角第一行,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第三行,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。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。(如下图)

拓展资料一、详尽的公文格式解析

公文标题字体

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体,副标题用三号楷体,一般不用加粗。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、宋体、仿宋体、华文中宋、黑体,用小二号、一号,这都是不对的。

2、标题位置、格式

红头文件(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,文件头一般为红色)的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或者两行位置,非红头文件的标题编排于页面第一行即可。

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、事由和文种组成。(发文机关单独一行)

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;回行时,做到词意完整,排列对称,长短适宜,间距恰当。多行标题排列使用正梯形、倒梯形或者菱形,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、中间短的沙漏形。

如果是呈报领导审阅批示的非正式发文纸质件,一般无报批页且领导又可能有大段批示,此类可以在标题前多空几行,多多留白,以供领导批示。

公文如果有副标题,副标题应当随破折号另起一行;另外,标题中不应出现书名号和引号(转发通知除外)。(如下图)

3、正文的有关要求

正文是公文的主体。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,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,编排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,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,回行顶格。这里着重强调下仿宋体字尽量用“仿宋_GB2312”(即国标仿宋),不要用“仿宋”,因微软自xp系统之后开发的win7、win8、win10系统的“仿宋”字体,将此类文档拷贝到xp系统,仿宋字体就变成了黑体。

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“一、”“(一)”“1.”“(1)”标注,不能逆向,这里尤其要注意一后面是顿号,1后面是点(实心的圆点),(一)和(1)后面无任何标点符号。特殊情况下可以做适当调整,一般第一层用三号黑体字,第二层用三号楷体字,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三号仿宋字体标注(多指小标题的字体)。这里,常见错误是滥用顿号,“(一)、”“1、”“(1)、”都是不对的。

正文涉及数字、年份的,一律不得拆行。

有多级小标题的法规性公文,第一层次编、章的序号及其标题(如“第一章总则”)用三号小标宋体居中排印,上下方各空一行;第二层次(如“第一条”)用三号黑体字排印,后空一字接排正文(具体可参考“得道”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)。

单独的小标题,末尾不标注标点符号;小标题之后接着带正文的,末尾用句号。

5、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

发文机关署名应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。如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”的规范化简称为“国家发展改革委”。

成文日期应当用阿拉伯数字将年、月、日标全,如“2015年12月30日”,而非“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”。

6、联系人和联系方式

机关上报请示、发通知或公函,往往会留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,宜放在“发文单位、成文日期”下方空一行,居中排列,并用括号,联系人与电话之间用逗号隔开。(如下图)

7、关于文种

按照现行的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,公文种类有15种(以往的规定是13种已作废),分别是决议、决定、命令(令)、公报、公告、通告、意见、通知、通报、报告、请示、批复、议案、函、纪要。文种具体用途和范例详见老笔头公众号第二篇原创文章,在此不再赘述。

总结、要点、方案、计划、安排、规划、建议和答复,都不属于正式的公文文种,但实际工作仍需经常用到。

报告主要适用于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、上级机关汇报工作、反映情况、回复询问。请示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、批准。报告是陈述某一情况,请上级阅知。请示是提出请求事项,请上级予以答复。报告的受文主体没有答复义务,请示的受文主体则有答复义务。

请示应当一文一事,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。绝对不存在《关于××××××的请示报告》,这是错误的,属于文种混用(具体可参考老笔头“得道”会员资料库的15种常用公文范例)。

通报和函。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、批评错误、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,通俗的说好事、坏事都可以通报,并不是通常理解的通报只用于批评;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、询问和答复问题、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,绝对不允许给上级机关发函,给上级机关要么是报告,要么是请示。

相关推荐

两性宝典:房事揭秘 做爱最爽的五个性爱体位(图)
mobile365官网是多少

两性宝典:房事揭秘 做爱最爽的五个性爱体位(图)

📅 07-17 👁️ 1301
方源资本
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

方源资本

📅 07-21 👁️ 7218
15年前的非洲盛典
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

15年前的非洲盛典

📅 07-21 👁️ 6930